11月20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組織召開全省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推進電視電話會議,章權副廳長出席會議并作了主旨發言。會議部署推進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工作,提出要著力解決維修數據上傳不充分等問題,加快探索應用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等。
會議指出,廣東省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目前系統已實現21個地市100%全覆蓋,一、二類汽車維修企業100%全覆蓋。系統上注冊了8244家汽車維修企業,共累計采集維修記錄數據2200萬條,共為664萬余輛汽車建立了“健康檔案”。廣東省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已逐步由建設階段向應用階段轉變,而在探索系統應用方面,面臨企業維修數據上傳不充分的突出問題。
會議明確,要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作用,關鍵要進一步厘清推進工作中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一要堅持“政府主導”。開展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是貫徹落實《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以及交通運輸部更貼近民生實事工作要求。二要堅持“市場運作”。各地系統運營商要以契約協議的形式,保障系統網絡數據安全,通過滿足企業需求,為企業提供各種便利及增值服務等方式推廣系統應用。在市場化運作中,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正確處理數據應用與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及消費者隱私的關系,正確處理政府購買服務與市場資本運作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化運作效果。三要堅持“企業盡責”。如實填報、及時上傳承修機動車的維修電子數據記錄至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是維修企業遵守國家部門規章,接受管理部門監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服務民生、履行社會責任的必然要求。四要堅持“車主參與”。開展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最終目的是為了服務好廣大車主,保障車主在車輛維修過程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會議部署了下一階段重點工作任務,通過加強政府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以車主網上點評為突破口、積極拓展行業治理系統功能、樹立典型企業等方式,全力解決維修數據上傳不充分問題,夯實系統應用基礎。
廣州、深圳、東莞市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典型汽車維修企業,地市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運營商在會上作了經驗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