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教育服務“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貴陽舉行
2017-08-02
來自:交通運輸部網站
隨著第十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的開幕,7月28日,由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北京絡捷斯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交流周配套活動——交通教育服務“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舉行。本次高峰論壇分為“校長論壇”、“校企交流”、“合作構想”、“經驗分享”和“簽約儀式”等五個版塊。
下午13:30,論壇正式開幕。貴州省交通運輸廳黨委委員、總工程師潘海致歡迎辭。他指出,貴州和東盟國家地域相近、人文相親,在“一帶一路”共商、共享、共建原則下,大力發展交通教育,探討合作領域、合作范圍、合作可行性是本次論壇的初衷。潘海表示,通過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這個平臺,必將進一步推動貴州交通甚至中國交通職業教育的發展,為年輕人創造更多的機會,為貴州后發趕超和創新驅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也將進一步推動貴州與東盟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不斷深化,再創新業績,為中國與東盟睦鄰友好、合作共贏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怡民在致辭中指出,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是中國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推進交通教育服務“一帶一路”,為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區域教育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大契機。加強中國與東盟國家在交通運輸職業教育領域的合作,既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人才支撐。他表示,中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領域愿與東盟國家學校一道,擴大人文交流,加強人才培養,促進交通運輸職業教育共同發展。王怡民指出,通過合作交流,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推進中國與東盟國家交通運輸職業教育共同發展是我們的共同愿望。通過教育合作交流,擴大人文往來,筑牢區域和平基礎,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并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建立“中國—東盟交通運輸職業教育國際聯盟”;二是簽訂中國與東盟國家學校(單位)雙邊或多邊合作協議;三是形成《貴陽共識》,作為本次高峰論壇的成果。最后,他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并取得預期成果。
在“校長論壇”上,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盧正平首先作“交通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的立體思考”論述。他從立足交匯點、突出兩條線、擴大覆蓋面、打造共同體等四個方面與在場嘉賓進行交流分享。他表示,站在空間(“一帶一路”空間)、時間(交通轉型升級)、發展(交通職業教育從規模發展到創新發展、內涵發展)及提升(從示范校到優質校)的交匯點上的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必須啟動國際化辦學的深層思考。同時,要突出校企融合、深度合作“發展線”和校校合作“繁榮線”,擴大國際化辦學的覆蓋面,通過人才輸送、教師提升、課程共享、專業共建、標準相通、學分互認等方面的合作,實現共商、共建、共享、共贏,打造交通職業教育共同體。
隨后,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季永青從中國的教育體系、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模式三個方面作“中國教育體制”論述。最后,天津交通職業學院院長吳宗保就“引進來、走出去,雙戰略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作論述。
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黨委書記賈龍作“人才培養促進貴州交通大發展”論述,介紹了貴州交通人才基地建設中的聯合科研、聯合培養人才和“一帶一路”背景下開拓海外市場培養國際化人才的情況。隨后,北京絡捷斯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邵清東、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施祝斌、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校長王進思、山東交通職業學院院長王心、胡志明市交通運輸大學Nguyen Ba HOANG分別發言,發言內容涵蓋“搭建共享數字化學習體系”、“培養國際化航海人才”、“共育國際絲路人才”、“加快高質量人才培養”、“亞洲公路與越南道路網規劃”等領域。
在合作構想版塊中,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柬埔寨工業技術學院、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泰國商會大學、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分別就應用型海事人才發展、國際交流合作、國際高等教育創新創業驅動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交流。與會嘉賓紛紛表示,整合多種資源,引導教育融合發展;加強合作育人,提高區域人口素質,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人才支撐是搭建民心相通的橋梁。
在經驗分享版塊中,臺灣朝陽科技大學、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臺灣建國科技大學、泰國羅永達信中學、韓國國立全北大學分別分享了各自在國際化辦學、行業型職教集團發展等方面的經驗。
當日上午,在本次高峰論壇組委會的安排下,與會嘉賓分組還參加了第十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開幕式和參觀清鎮職教城活動。(洪丹 奉志偉 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