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 《汽車維護與修理》雜志社版權所有 蘇ICP備15040913號-3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技術支持:《汽車維護與修理》雜志社北京銘萬
今天是:
2017-08-29 來自:交通運輸部網站
“十二五”以來,湖北交通全面推進“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不斷強化低碳運輸建設,凸顯綠色循環理念,落實節能減排,以實際行動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優化運力結構 提高貨運實載率
創建“綠色交通城市”,是湖北省推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的發力點之一。2013年,武漢市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綠色交通區域性試點城市。湖北以此為契機,編制了《武漢市建設綠色低碳交通城市區域性項目實施方案》,按照建設綠色循環低碳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綠色低碳交通運輸裝備、優化交通運輸組織、推進綠色循環低碳交通能力建設“四大重點任務”,大力推進武漢市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2015年年底,武漢市綠色交通城市試點工作基本完成。2016年7月,交通運輸部授予武漢市“綠色交通城市”稱號,其試點項目共獲得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獎勵資金4084萬元。
湖北還積極開展甩掛運輸、多式聯運,推廣廂式貨運、發展集裝箱等專業運輸車輛,不斷完善物流運力結構、提高貨運實載率。武漢推進“一帶一路戰略、長江經濟帶戰略”集裝箱鐵水聯運項目和黃石新港“一港雙園、港園一體、港產協同”集裝箱公鐵水聯運項目分別被交通運輸部列為示范工程和培育項目,多式聯運項目正加快推進。
2016年,武漢“江海直達”航線總運行班次達380個;“瀘漢臺集裝箱快班”實際執行177個班次,“武漢—東盟試驗航線”實際執行88個班次;“武漢—日韓航線”實際執行153個班次。
發展新能源公交車超過5000輛
加快落實“公交優先”戰略,也是湖北省的著力點。近年來,湖北不斷擴大城市公共交通線網通達深度和廣度,積極構建以軌道交通、快速公交為骨干,常規公交為基礎,出租汽車、輪渡等為輔助的多層次、一體化公共客運服務體系。
目前,湖北省共有公交線路1500余條,微循環線路200條、定制公交線路400條,公交年運營里程15億公里,運營線路總長2.3萬公里,公交專用道408公里,日均客運量近千萬人次;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城市3個,省級公交示范創建城市9個。
為推進城市公交轉型升級和節能減排,湖北省大力推進新能源公交車發展。2015年以來,根據交通運輸部相關部署要求,湖北省各地政府迅速行動,在新能源車場站用地、充電樁建設以及用電優惠方面給予支持,對購置新能源車給予資金補助。天門市漢羽公交公司投入9000萬元,購置純電動公交車142輛;利川市民營的利民公交公司分3批投資7000多萬元,將公交車全部更新為99輛純電動公交車,分兩期建成充電站80個;十堰亨運集團在收購鄖西縣公交公司時,一次性投入2800萬元購置30輛純電動公交車,淘汰老舊燃油車輛15輛。
截至目前,湖北全省共發展新能源公交車(純電動和插電式)超過5000輛,占車輛總數25%。已有6個城市全部淘汰傳統燃油燃氣公交車,實現純電動零排放。
湖北省交通運輸廳還積極引導各城市加入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行列。武漢市、黃石市、咸寧市、黃岡市、潛江市、荊門市、隨州市等7個城市已實現“一卡通”互聯互通。
內河船型標準化增“綠”航運
湖北省高度重視綠色航運建設,淘汰老舊船舶,促進船舶專業化發展。2010年以來,共核準拆、改、建船舶1984艘、199.5萬總噸、1.7萬個客位。
今年,湖北省交通運輸廳進一步對全省老舊運輸船舶提前拆解報廢、新建和改建LNG動力船舶、船舶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等工作進行部署。上半年,湖北省共完成7029萬元船型標準化資金需求申報工作(今年審核權限已下放市州)。
自內河船型標準化工作開展以來,湖北引進企業和社會投資30余億元用于船舶更新換代,進一步提高船舶的經濟性、環保性、安全性、時效性、適貨性、適港性,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長江三峽船閘通航壓力,優化了三峽翻壩運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