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 《汽車維護與修理》雜志社版權所有 蘇ICP備15040913號-3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技術支持:《汽車維護與修理》雜志社北京銘萬
今天是:
2017-09-15 來自:交通運輸部網站
在今天,《溫州日報》推出了《喜迎十九大點贊溫州改革》系列報道,開篇就是“最多跑一次”!在開篇報道中,交通“最多跑一次”改革作為其中唯一具體事例作為注解!
一份代為轉達的謝意,期待驚喜成為新常態。
“麻煩記者同志幫我感謝部門,現在辦事越來越便捷了,‘最多跑一次’真是幫了我大忙。”昨天,蒼南縣興港海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培亮,向記者講述他的辦事經歷,并“委托”記者轉達謝意。
6月12日上午8時45分,蒼南縣興港海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培亮一早帶著一大袋材料來到市行政審批中心港航窗口,急匆匆地問道:“能否盡快安排人員來公司核查?我們的船舶停運越久,造成的損失越大。”
陳培亮要辦理的業務是企業經營范圍變更(擴大)業務。按他以往的經驗,現場核查是該業務不可少的一項重要環節,得先向港航局提出申請,再等待部門業務處室人員排好班次前往公司現場核查。整個流程下來,往往要花上好幾天。
而現在,溫州市港航管理局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契機,對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進行流程再造,最大限度簡化服務,最終確定對證照類行政許可事項不再設核查環節,可直接申請辦理。當天,陳培亮還向窗口提交了船舶營運證延續業務。
不到1個小時,窗口工作人員就核對完材料,將新的船舶營運運輸證和水路交通行政許可申請受理通知書交到他手上,一次性完成辦理。
亮點連連看
通過“最多跑一次”改革,溫州市級交通系統每年辦理的約3.7萬件事項,群眾、企業辦件從改革前的平均跑2.8次預計降為0.13次,平均時限比改革前減少3天,估算改革后每年為市本級辦事者減負1億多元。
他們的做法是“六個批”:
①不再批
“減權瘦身不反彈”。按照上級部署大力推進放權、減權,市縣交通權力事項壓縮50%以上,并通過清單化、公開化管理,確保“瘦身不反彈”。
“前置審批不再批”。對于涉及多個部門的審批事項,按照“誰為主誰審批”的原則,爭取取消前置要件審批。如公路道口審批,原需交警部門作安全評估,經多次溝通爭取,現已取消,審批時間至少縮短4天。
“下級可辦不再辦”。將權限下放到縣級,取消層級審批,如普通國省道大中修養護工程直接由縣級實施。四是“企業能管不再管”。對于市場能自我管理的事項,法律沒有強制規定的,全部放給企業。如將網約車車輛和人員的管理責任放給平臺公司,部門主抓平臺公司管理。
②簡化批
打破原來條條框框和習慣思維,按照流程最優、材料最少、時間最省的要求,對權力事項進行流程再造,優化簡化,量體裁衣,形成“一事一標準,全市無差別”。
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
③網上批
依托政務服務網及自主平臺,將審批由線下轉為線上,變“群眾跑路”為“數據跑路、快遞跑路”,實現審批事項“一次不用跑”。
④馬上批
人性化服務讓群眾感受到“一到窗口馬上就能辦好”的服務效率。
一窗通辦、容缺受理、預約服務。
拍攝者:楊國華
⑤幫助批
讓干部“多跑路”換來群眾“少跑路”。
全程幫辦。實施導航員制度后,今年以來首次受理成功率達97%,較去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
上門服務。
⑥就近批
發揮交通基層網點多、分布廣的優勢,探索建立市縣聯動機制,推進窗口前移和事項下沉。此外,圍繞“一件事跑一次”目標,在最關鍵節點設立窗口,變多站為一站。
現場觀摩活動
今天(9月12日)下午,與會代表分三組現場觀摩了市審批中心交通窗口、S1線工地、出租車服務區、檢測站、交通技校等。
01聽振奮人心的介紹
02體驗貼近百姓的服務
03品改革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