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汽車維修行業管理處用“互聯網+”構建誠信汽修市場
2018-08-29
來自:貴陽日報
一大早,貴陽市汽車維修行業管理處處長祝劉洪拿出手機打開“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APP管理端,查看已經對接進入該系統的汽修企業及車輛維修等數據。
“這是最近一周的情況,又有2家企業注冊進入系統,維修車輛11305輛、維修記錄有12417條、配件使用達12萬余件。” 祝劉洪介紹,貴陽市正在開展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工作,即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信息化技術,依法、真實、可靠地采集車輛維修記錄,“一車一檔”地建立車輛電子健康檔案,以此為核心打造汽車維修行業監管與服務信息化系統。
“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已成為我們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企業轉型發展、提升服務水平、構建誠信維修市場環境的重要舉措。”祝劉洪說。
祝劉洪介紹了該系統的三大作用:可以實現車輛歷史維修檔案的查詢和分析,提高企業分析判斷故障的能力和維修效率;建立完善的評價投訴體系,促進汽修企業優勝劣汰;注冊企業有了集中展示的平臺,有助于優質企業吸引客流,促進良性競爭。
“系統不僅能讓維修行業主管部門進行全方位監管,還能有效杜絕車輛‘小病大修’、過度保養、虛立維修項目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祝劉洪說,“同時,也為汽車保險理賠、汽車尾氣治理、二手汽車公平交易、汽車‘三包’、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盜搶汽車追蹤等提供了數據支持。”
專門負責此項工作的維修處質量管理科科長陳勇舉例說,如果只需要更換一個傳感器,價格在幾十元左右;遇到不誠信的企業“小病大修”,忽悠顧客更換“零部件總成”,就需花費上千元。車主可以通過“汽車健康檔案”APP,查看自家車輛使用過程中的全部電子維修記錄,并能以此為依據向監管部門在線投訴,對企業作出服務評價。同時,車主還可以查看每家企業的信用評定,選擇服務質量高的汽修企業。該系統還將建立專家庫,通過數據的自動匯總,發現車輛上經常出問題的部件,由專家進行研判,從而為召回缺陷車輛提供數據支撐。
陳勇說,上傳的維修記錄數據共有13項內容,包括企業名稱、車牌號碼、車輛識別代碼、送修和結算日期、送修里程、結算清單編號、故障描述、維修項目、維修工時、配件名稱及編碼、配件數量,但不包括維修費用、車主個人信息等。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80家企業完成了系統注冊,113家企業完成和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的對接。到2019年3月,貴陽市將完成數據對接工作并構建完善的維修數據采集自動上傳機制,全面推廣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應用。
?